---------- 20200601 摘要: 1. 地球誕生約46億年前. 宇宙大爆炸約在137億年前, 大約三倍於地球誕生的時間. 2. 植物經測定最古老的陸地真菌與植物的化石後,大約在4億8000萬年前生存. 3. 人類的祖先類猿人在600萬年前出現. 4. 世界人口在2019年5月達到77億人. 一,寒武紀大滅絕 4.88億年前,超過40%的物種突然滅絕了,據科學家估計這是因為一個冰河時代突然來臨,溫度的極端變化很容易導致大量生命的滅絕。這個滅絕事件標誌著寒武紀的結束 二,奧陶紀大滅絕 在4.43億年前,太空中的γ射線破壞了臭氧層,陽光未經過濾就直接射向地球表面,紫外線的輻射破壞了大部分的植物和動物。超過60%的生命在這次事件中滅絕。 三,志留紀大滅絕 .... todo ---------- 2020060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7%90%83%E6%AD%B7%E5%8F%B2 地球歷史,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年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1],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目錄 1 起源 2 冥古宙 2.1 月球形成 2.2 地殼形成 2.3 海洋形成 3 太古宙 3.1 生命 3.2 細胞 3.3 光合作用與氧 4 元古宙 4.1 內共生與三域生物 4.2 多細胞體 5 顯生宙 5.1 古生代 5.2 中生代 6 人類的出現 7 文化的形成 8 現代世界 9 參考文獻 10 外部連結 11 參見 起源 主條目:太陽星雲 畫家筆下的原行星盤。 地球是一顆行星,伴隨著太陽系誕生。太陽系誕生之初,是以巨大並不斷旋轉的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雲團的形態存在。它是由大爆炸所生成的氫與氦組成,同時亦有著由很久以前的星球內部所合成的其它元素。地球誕生前15至30分鐘(等於大約46億年前),一個鄰近的恆星可能形成了超新星爆炸,對太陽星雲傳送了一個震盪波,並使之收縮。雲團在塌縮中,溫度上升、自轉加速和平坦化。因為雲團旋轉,引力與慣性將雲團壓為一個圓碟,與其旋轉軸成垂直。大部份質量集中在中央並開始加熱。與此同時,因為引力使得物質環繞塵埃粒子緊縮,使得圓碟剩餘部份開始分解為環狀物。細少的碎片互相碰撞並組成較大的碎塊。[2]而組成的地球物質並眾集在距中央約1億5000萬公里的地帶。當太陽收縮並被加熱,核融合開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陽風則清空了在圓碟內大部份沒有收縮並組成較大個體的物質,只剩下少量的元素。之後,較重的元素聚集於太陽附近,形成了體積小,密度高的星體(類地行星);較輕的元素則聚集於離太陽較遠的地方,形成了體積大,密度低的星體(類木行星),而地球則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 冥古宙 主條目:冥古宙和月球形成 表述忒亞在地球的L5點形成,並且被重力所擾亂,而撞向地球,從而形成月球的動畫(未按比例)。此動畫將月球形成的過程假設成一年內,並假設地球不會移動,及以南極為視角。 冥古宙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冥古宙早期,地球與現在的世界十分不同。當時沒有海洋,大氣層裡亦沒有氧氣。小行星與太陽系形成後餘下的物質不斷撞擊。這些撞擊與放射性崩解產生的熱、殘熱與收縮壓力產生的熱相結合,使得地球在這階段完全為熔化狀態。較重的元素沉向中心,而較輕的元素則升至表面,從而製造了地球的不同層次。 月球形成 月球的起源仍然眾說紛紜,但以大碰撞說的支持證據最多。地球可能並非惟一的在距離太陽1億5000萬公里處生成的行星。所以科學家們假設了另一顆原始行星在距離太陽與地球1億5000萬公里處,即第四個或第五個拉格朗日點處形成。此行星被命名為忒亞,並假設其較現在的地球為小,大約為火星的大小與質量。其運行軌道剛開始時應該較為穩定,但其後被不斷增加質量的地球所擾亂。忒亞開始迴轉並向地球靠攏,最後在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0時11分[3](大約45億3300萬年前),其以一個低斜的角度與地球發生碰撞。其低速與低角度並不足以毀滅地球,但足以使大部份地殼被噴出。構成忒亞的重金屬沉入地球的地核內,而剩餘的物質與噴出物則在數周內冷凝為一個獨立個體。在其自身的重力影響下,大約於一年內,其成為一個較為球狀的個體,即是月球。[4]而人們亦相信這次撞擊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了23.5°,使地球出現四季(一個簡單,完美的星體應是自轉軸沒有傾斜並沒有分明的季節)。其亦可能加速了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使地球出現了板塊構造。 地殼形成 地球的早期大氣層包括了圍繞其存在的太陽星雲裡的物質,特別是較輕的氣體如氫與氦,但是太陽風與地球自身的熱力清空了這層大氣層。地球表面慢慢地冷凝,在(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0時47分(44億5000萬年前)形成了固體的地殼[5]。 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上午3時至4時(40億至38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個重型星體撞擊時期。[6]蒸氣由地殼裡逃出,而更多的氣體由火山內釋出,從而形成了第二道大氣層。這道新的大氣層可能包含了氨、甲烷、水蒸氣、二氧化碳、氮氣與其他含量較少的氣體。而氧氣則被氫氣或地表上的礦物質束縛著。火山活動出現頻密,而且因為沒有臭氧層防護,紫外線大量照射在地球表面。更多的水份在火流星撞擊地球時帶來。 海洋形成 這是在38億年前,地球開始冷卻,大氣層溫度下降,形成了一場持續上百萬年之久的滂沱暴雨。所有的水滙集起來形成了海洋(最近的證據提出海洋可能在42億年前開始形成,即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1時50分)。[7] 太古宙 所有已知生物的複製子皆是DNA。DNA較原來的複製子複雜而且 其組成的複製子系統更為精細。 主條目:太古宙 生命 主條目: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結束後,地球進入了太古宙,並誕生了生命。生命起源的詳情仍是未知之數,然而仍有主要的原理被建立。如果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濃縮至一小時,那麼動物是直到最後15分鐘才出現的。而陸生動物則是在倒數6分鐘時才出現的。爬行動物時代在這一小時快走完時,才持續不過2分多鐘。生物發生說認為生命,或至少是有機化合物,可能是來自外太空;然而一般認為生命起源於地球。[8]大部份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孕育,但生命出現的時間卻極不確定;可能在大約40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3時)。[9] 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學裡,有一個分子(可能是其他東西)獲取了自我複製的能力:複製子。此分子的性質並不清楚,其被現在生命的複製子DNA取代前,曾是生命的主要複製子。這個複製子在自我複製的過程裡並非經常正確地複製:部份複製品包含了「錯誤」。如果這種轉變消滅了分子的複製能力,則將不會有更多的複製品,而這條生命線將會滅絕。但在另一方面,少數變化使得分子的複製變得更快或更佳;這些「品系」的數量較多也較「成功」。當原料(其角色類似食物)消耗殆盡後,這些品系會利用其他物質,且可能會抑制其他品系的生長,使其數量增加。[10]少數不同的模型提出了複製子可能發展的方法。假設有不同的複製子,包括有機化合物如現代核酸裡的蛋白質、磷脂、結晶體等[11],甚至是量子系統。[12]現在並沒有方法知道何種模型更為符合地球生命的起源。在眾多較舊的理論裡其中一條理論,與一條詳細研究過的理論,會作為範例來解釋其發生的可能性。火山、閃電與紫外線輻射釋出的高能會使得簡單化合物如甲烷與氨通過化學反應組合成較為複雜的分子[13],眾多的有機化合物組成了生命的基礎。當這種「有機湯」的數量增加,不同的分子互相發生反應。有時更多複雜的分子可能會出現;可能肉體提供了一個框架來收集與集中有機物。[14] 部份分子的存在會加速了化學反應。而所有這些反應持續了很長時間,時多時少,直至一個新分子機緣巧合地出現:複製子(replicator)。其有著奇怪的特質,可以加速自我複製的化學反應,並開展生物進化。其他理論假一個不同的複製子。在任何情況,DNA在每一點均取代了複製子的功能;所有已知生命(部份病毒與普利昂蛋白除外)皆以DNA為遺傳物質,且幾乎都以相同方法作為訊息的編碼。 細胞 細胞膜的一小部份。此現代的細胞膜遠較古代的雙層磷脂(圖中之藍色部分)複雜。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經由細胞膜有不同的調節物質通過的功能,並且與周圍環境產生反應。 現代的生命的複製子是整齊地包裝在細胞膜內的。而理解細胞膜的起源較理解複製子的起源容易,因為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置放於水中時經常會自發地形成一道雙層膜。在特定環境下,很多這樣的球體因此而形成(請參看「氣泡理論」)。[15]現在無法得知此過程是早於或延續複製子的起源(或可能其在過去就是複製子)。 現在主流的意見是該複製子,在這點可能是RNA(請參看RNA世界學說),與其自我複製的器具和其他可能的生物分子已進化出來了。最初時原始細胞可能在其生長得過於巨大時發生爆裂;而四散的物質則可能重新殖民於其他「氣泡」。穩定細胞膜的蛋白質,或其後協助其變得井然有序的蛋白質,使得這些細胞線的繁衍速度加快。RNA是較有可能的早期複製子之一,能同時儲存遺傳資訊與加速反應。在同一點上,DNA取代了RNA儲存遺傳資訊的角色,而蛋白質則是作為加速反應的酵素存在,RNA則只負責傳送資訊並調節其過程。越來越多人相信這些早期細胞的進化與名為「黑煙囪」的海底火山爆發有關[16],或是深層而熱的岩石。[17] 然而,現在普遍相信眾多細胞或原始細胞裡,只有一種細胞存活。現有證據指出最後普遍共同祖先(LUCA)在早期太古代生存,假設時鐘的上午5時30分(大約為三十五億年前)或更早。[18][19]這個「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細胞是所有細胞的祖先,亦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其可能為一個原核生物,擁有一層細胞膜,亦可能擁有核糖體,但欠缺了細胞核或真核細胞有膜狀胞器如粒線體或葉綠體。就如所有現代細胞,亦使用DNA儲存遺傳基因,RNA作資訊傳送與蛋白質合成,並擁有酵素作加速反應的用途。部份科學家相信與其說最後普遍共同祖先是單一個體,不如說其為在基因水平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裡的眾多交換遺傳基因資訊的族群。 光合作用與氧 參見:大氧化事件和疊層石 太陽的能量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一些主要改變。 太古宙結束於25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最初的細胞相信全是異營生物,使用周圍的有機分子(包括由其他細胞得來的有機分子)來作為原料與能量來源。[20]但食物供應漸漸減少,部份細胞進化出新的生存戰略。與其依靠逐漸減少的自由存在的有機分子,這些細胞選擇了太陽光作為能量來源。 這個轉變的時間難以確測,但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8時[21](大約為30億年前),與現在的光合作用相類的功能在此刻可能已發展出來了。這使得太陽的能量不只被自營生物採用,而異養生物亦能攝取太陽能量。光合作用使用含量豐富的二氧化碳與水作為原料,配以太能光的能量,產生了富能量的有機分子(碳水化合物)。此外,光合作用過程亦生成了氧氣。 最初其在海洋裡與石灰岩、鐵和其他礦物質結合,但當所有可利用的礦物皆已與其結合,氧氣開始冒出水面在大氣層裡積聚。雖然每一個細胞只會產生少量氧氣,但積少成多,經過長時間,大量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慢慢地使地球大氣層變為現在的狀態。[22]這就是地球的第三道大氣層。部份氧氣變為臭氧,並在大氣層上方凝聚,就是現在的臭氧層。臭氧層不斷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這使得細胞可以殖民至海洋表面並最終殖民至地上[23]:沒有臭氧層,紫外線會大量照射至地球表面,並使得受到照射的細胞產生不可承受的突變。而光合作用除了可以製造大量能量供細胞生存與隔開紫外線,其亦有著第三個主要的、使得世界改變的作用。氧氣是有毒的,其含量的上升可能在當時使得地球上大量的生命死亡(「氧氣災難」)。[23]而有抵抗能力的生命則存活並繁衍,部份更發展出使用氧氣來增進其新陳代謝作用的速度,並能由相同食物裡攝取更多的能量。 元古宙 主條目:元古宙 內共生與三域生物 主條目:內共生學說 不同的胞內"內共生生物"出現的幾種可能的方法。 現代生物分類學將生命分為三域(細菌、古菌、真核生物),而這三域生物的起源時間則未被確定。細域可能首先由其他生命的形式分裂出來(有時稱為Neomura),但此說法極具爭議。接著,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2時[24](大約20億年前),細菌域生物(Neomura)分裂為古菌與真核生物。核細胞(真核生物)較大並且較原核細胞(細菌與古菌)複雜,而這複雜性的起源正在被逐步了解。在這段時期,一個與今天的立克次病原體有關係的細菌細胞[25]進入了一個較大的原核細胞。可能該大細胞嘗試攝取較小的細胞但卻失敗了(可能因為較小的細胞為了防止被獵食而進化了)。可能該較小的細胞嘗試寄生於較大的細胞。在任何情況下,較小的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存活。其使用氧氣以引起該較大細胞所釋出的廢物的代謝作用,並產生更多能量。這種過剩的能量部份會給回主細胞。該小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自我複製,並很快地發展出一個穩定共生關係。久而久之,主細胞取得了部份較小的細胞遺傳資訊,而其兩者則開始互相依賴:較大的細胞不能在沒有較小的細胞製造能量的情況下生存,而較小的細胞則不能在沒有較大的細胞提供原料的情況下存活。較大的細胞與在其內大量繁衍的較小的細胞建立了共生關係,其兩者因此被當為單一有機體,較細的細胞被分類為細胞器,名為粒線體。一個相類的情況在有著光合作用的藍菌上出現[26]並進入較大的異養生物的細胞,其後發展為葉綠體。[27][28] 可能是這些轉變得出的結果,真核生物裡分出一條容許光合作用的系列,這大約發生在10億年前(大約是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除了已建立的關於粒線體與葉綠體的細胞起源的內共生說外,亦有說法指細胞引起了氧化小體,螺旋體引起了纖毛與鞭毛,而一個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引起了細胞核[29][30],但沒有任何一個學說被普遍接受。[31] 在這段時期,大約是18億至15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最古老的假設超級大陸哥倫比亞大陸在地球上形成。[32] 多細胞體 古菌、細菌與真核生物持續地多樣化並變得更為複雜和更能適應其生存環境。每一個域皆重覆地分裂為多個世系,不過古菌與細菌的歷史仍所知不多。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15分(大約在11億年前),超級大陸羅迪尼亞大陸(Rodinia)正在形成。[33]植物、動物與真菌的被分類,雖然其仍以單獨細胞形式存在。部份生活在菌叢,並開始有著分工合作;舉例來說,邊緣的細胞所負擔的工作與內部的細胞有所不同。 雖然特定細胞與一個多細胞有機物的菌叢內的分工並非經過分明,但是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34](大約10億年前),第一顆多細胞植物出現,可能是綠藻。[35] 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15分(大約在9億年前)[36],真正的多細胞體在動物界裡出現。最初其可能與今天的海綿動物相類,所有的細胞皆為全能細胞且是一個能重組合的破裂有機物。[37]當所有多細胞有機物的分工合作機用更為完善時,細胞開始變得更為專門化並且更依靠其他細胞;單獨的細胞將會死亡。 很多科學相信嚴苛的冰河時期在大約7億70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56分),地球上所有的海洋表面完全被冰封(雪球世界)。 最終地,在假設時鐘的下午8時2分(2億年後),經由火山爆發釋出足夠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得全球變暖。[38]大約在同一時間,即7億5000萬年前[39],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 顯生宙 主條目:顯生宙 古生代 在地球歷史上大部份時間裡,陸地上並沒有多細胞有機物。 地球臭氧層形成後,其吸收了大部份太陽照射至地球的紫外線。其使得單細胞的有機物在著陸後的死亡機會大降,而原核生物則能更佳地在沒有水份的環境裡複製與存活。原核生物大約在26億年前殖民陸地[4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上午10時17分),這比真核生物起源的時間更早。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陸地上只有極少量的多細胞有機體。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大陸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8時50分形成至9時5分分裂[41](大約6億年前至5000萬年後)。而最早的脊椎動物則在大約5億2000萬年前出現在海洋上[42](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10分)。一個主要的滅絕事件在寒武紀末期發生[43],而這滅絕事件在大約4億8500萬年前停止[4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5分)。 數億年前,植物(可能是藻類)與真菌開始在水與陸地的邊緣,並於其後離開水域而生存。[45]經測定最古老的陸地真菌與植物的化石後,得知其該在大約在4億8000萬年至4億6000萬年前生存(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8分至9時34分),雖然分子的證據顯示真菌可能早於十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40分)已殖民陸地;而植物早於七億年前已殖民陸地(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8時20分)。[46]剛開始時仍是在水域邊緣存活,但是在此新環境裡的持續殖民使得突變與變化開始出現。而首隻離開海洋的動物的時間則並不準備地得知,所知的最明確、最古老的證據指出節肢動物大約在4億5000萬年前在陸地出現[47](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其能在陸地繁盛與更佳地的適應的原因可能是陸地上的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而亦有一些不能確定的證據指節肢動物可能早於5億3000萬年前已在陸地上出現。[48]在奧陶紀末前,即4億44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另一次滅絕事件發生,可能是與其同時的冰河時期所造成的結果。[49] 大約在3億8000萬年至3億7500百萬前(此條目假設的下午10時),四足動物由魚類進化而成。[50]人們估計因為魚翅進化為四肢使得首個四足動物可以使其頭部離開水域並呼吸空氣。這使其可以在缺氧的水域裡生存或在淺水區追捕獵物。[50]其可能在其後的一段歲月裡在陸地進行冒險。其最後有部份可能變得十分適應陸地生活並在成年時在陸地上生活,雖然其在水裡孵化並在水裡生蛋。這是四足動物的起源。在大約3億6500萬年前(此條目假的時鐘的下午10時4分),另一個滅絕事件出現發生,這可能是因為全球冷化的結果。[51]大約在3億60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植物開始包含種子,使其在陸地上繁衍的速度大增。[52][53] 大約在2000萬年後(3億4000萬年前[5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12分),羊膜卵的進化使得蛋可以在陸地上誕下,這是四足動物胚胎的生存優勢。這使得羊膜動物由基幹四足動物分離出來。再經過3000萬年後(3億1000萬年前[55],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22分),由蜥形類(包含了鳥類與非鳥類、非哺乳類爬行動物)裡分離出合弓綱(包含了哺乳動物)。 中生代 Extinction Intensity(in Chinese).jpg 3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25分),最近期的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形成。在2億51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40分)發生了地球歷史上最嚴峻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56],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57];這次滅絕事件也造成昆蟲的唯一一次大量滅絕。這可能是西伯利亞暗色岩(Siberian Traps)的火山不斷爆發的影響。但生命仍未完全滅絕,有小部份生命繼續生存,在大約2億3300萬年前[58](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47分),恐龍由其爬蟲類祖先分離出來。大部份恐龍成功在二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56分)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裡存活下來[59],而其很快便成為脊椎動物裡的霸主。雖然在此時期有部份的哺乳類動物分離出來,存在的哺乳類全都是細小的動物如鼩鼱。[60] 在1億8000萬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3分),盤古大陸分裂為勞亞古大陸(Laurasia)與岡瓦納大陸(Gondwana)。鳥類與非鳥類恐龍的分界並不清晰,但始祖鳥這一傳統上被認為是首種鳥類的動物,則在1億5000萬年前生活著[61](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2分)。 證據顯示最早的會開花的被子植物在白堊紀出現,而在大約2000萬年後(1億32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8分)[62]。 在66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39分),一個直徑長10公里的隕石撞向地球上的猶加敦半島(Yucatán Peninsula),將大量的物質與蒸氣釋放至空氣裡,使得太陽光被阻隔,妨礙了光合作用。很多大型動物,包括了非鳥類恐龍從此滅絕[63],這亦標誌著白堊紀與中生代的結束。此後地球進入了古近紀的新紀元,哺乳動物的分支大幅增多,大量繁衍,並成為脊椎動物的霸主。可能在數百萬年後(大約六千三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0分),所有靈長類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64]在始新世的末期,大約34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9分),部份陸地上的哺乳類動物回歸海洋並成為如古蜥鯨屬般的動物,其後演變為海豚與鯨魚。[65] 人類的出現 主條目:人類演化 在6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58分),少量生存在非洲的類猿人為現代人類與其親戚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66]其家族只有兩個分支仍然存活。在其家族分離後不久,因為某些仍在爭論的原因,類猿人的一支發展出了站立步行的能力。[67]其腦部迅速地變大,而在大約2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59分22秒,或午夜前38秒),人屬裡的首個動物出現。[68]每一代有機生物的種類,甚至是屬皆可能有所不同。在大約相同時間,另一支分支則分裂為普通黑猩猩(common chimpanzee)的祖先與倭黑猩猩(bonobo)的祖先,這種進化仍不斷在所有生命裡進行。[66] 直立人(Homo erectus)最晚在79萬年前掌握了控制火的能力[69],但可能早於1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7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8秒至15秒)。對於語言起源的考究更為困難;因為難以得知直立人(Homo erectus)是否已能說話,還是直至智人(Homo sapiens)時才被有說話的能力。[71]隨著腦的體積增大,嬰兒生產的速度增快,在其頭部成長得大於骨盆前便要出生。因此其適應力較高,並擁有更高的學習容量,但依賴他人的時間也為之加長。社交技巧變得更為複雜,語言變得更為先進,而工具變得更為精細。這為長遠的合作與腦部發展作出了貢獻。[72] 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智人」相信是在2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秒)或更早時期於非洲某處誕生;最古老的智人化石可追溯至16萬年前。[73]首個有證據顯示擁有精神活動的人類為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通常被歸類為沒有後代的獨立分類);其會在別人死後埋葬其屍身,通常亦會以食物或工具作陪葬物。[74]然而,擁有更複雜的信念的人類的證據,如早期克羅馬儂人(Cro-Magnon)的洞穴壁畫(可能有著魔幻或信仰的重要性)[75]直至32000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6秒)才出現。[76]克羅馬農人亦有著石製小雕像如維倫多夫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可能亦有著信仰的含義。[75]在11000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秒),部份「智人」抵達了南美洲的南端,最晚有人居住的大陸。[77]這時人類使用的工具與語言繼續在改進;而人際關係亦變得更為複雜。 文化的形成 主條目:世界歷史 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與科學復興的縮影。 在石器時代,智人九成以上時間過著遊牧的獵人與採集者的生活[78]。隨著語言變得複雜,用來記憶和傳送資訊的功能以一個新的複製子取代:瀰(meme)。[79]其想法可以迅速地與下一代交換或單向傳送至下一代。文化演進很快便在速度上超過了生物演化,而人類的歷史在此時開始。大約在公元前8500年至7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0秒至0.17秒),在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肥沃月彎(Fertile Crescent)的人類開始了系統化的農業與畜牧業[80]。人類不再過著遊牧生活,而開始永久定居下來。農牧的相對安全與高生產率使得人口開始膨脹。農牧業有一個主要影響,人類開始前所未有地影響四週的環境。過多的食物容許祭司與統治階級的出現,這是分工合作的結果。 公元前4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10秒)人類歷史上首個文明於在中東的蘇美出現[81]。古埃及與古印度文明亦迅速地冒起,人類社會進入青銅時代。由公元前3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9秒),現存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開始形成。[82]而公元前1300年,書寫的發明使得複雜的社會變得可能:歷史紀錄與圖書館作為智識的倉庫和文明間的資訊傳送的增加。人類不再需要將其所有時間用作求生,求知慾與教育促進了人類的知識與智慧。不同的學科,包括科學出現了。新的文明出現,並與其他文明進行貿易、爭奪領土與資源的戰爭,而帝國亦開始形成。在公元前5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48秒),中東、印度、中國與希臘地區出現了帝國;一個新帝國興起,舊的帝國便覆亡。[83] 在公元13世紀時(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12秒),義大利出現了涉及宗教、藝術與科學各領域的文藝復興[84]。公元1500年,歐洲文明開始了科學與工業的革命[85],緊接著是地理大發現。公元1914年至1945年間,地球上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緊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人類便開始了建設世界政府的首步,建立國際聯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聯合國取代。在公元1992年,部份歐洲國家共同組成了歐洲聯盟。國家間的交流與物資傳送變得更為簡單、政治與經濟間的相互影響變得更大。各國進行全球化的步伐並不協調,但相互的合作仍日益增加。 現代世界 經過四十五億年,地球上的其中一種生命—人類 打破了生物圈的限制。 假設地球的歷史被壓縮成24小時,在最後千分之一秒內,地球上的轉變變得十分快速,由公元1950年代中期至今天。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多,人類亦開始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限制或彌補這些損害;而人類亦開始關注將會降臨的全新世滅絕事件與全球暖化。悲觀者認為現時對於生態大災難的防避為時已晚;而樂觀者則認為不斷革新的科學與技術會提供解決方法。 所有近期的科學發現皆認為遺傳工程可能最為重要。人類現在可以直接修改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這是完全擺脫自然控制的程序。除此以外:科學已解開了智人本身的遺傳密碼。 人類亦開始嘗試離開地球。在公元1957年,蘇聯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至地球軌道,不久後,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首位太空人。五個太空代理,代表著其他十五個國家[86],聯合建設國際太空站。此外,自公元2000年後,一直有人類在太空中生活。[87] 未來的發展在今天只能簡略預估,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子與其他各科的發展可能使得有一日生物可以永久殖民太空或其他世界。 ---------- 2020060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96%E7%95%8C%E4%BA%BA%E5%8F%A3 在人口統計學中,世界人口是目前全球的總人數。世界人口已在2019年5月達到77億人。[1]聯合國估計,在2100年將進一步增加到112億。[2] 世界人口自13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饑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3]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50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饑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這一狀態持續到1970年代。1963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達到了歷史峰值。隨後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預計2023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4][5] 當前的預計都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增長,但由於較難估計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無法得出具體數值,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將大約在75億至105億之間,取決於出生率下降的速度。[6][7]長遠看來,估計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並緩慢下降。[8]於此同時,一些分析也對人口增長能否持續表示擔憂。[9] 世界人口(億人)[10] # 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 1990 2011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 11.41 13.5 2 印度 印度 8.495 12.4 3 美國 美國 2.502 3.12 4 印度尼西亞 印尼 1.78 2.38 5 巴西 巴西 1.496 1.97 6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1.080 1.77 7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 0.973 1.62 8 孟加拉國 孟加拉 1.156 1.51 9 俄羅斯 俄羅斯 1.48 1.43 10 日本 日本 1.24 1.28 世界總人口 52.67 69.87 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占世界人口的比率 60.0 % 58.9 % 1 亞洲 16.13 21.83 + 中國 11.41 13.31 + OECD 太平洋[注 1] 1.87 2.02 2 非洲 6.34 9.84 3 歐洲 5.64 6.03 + 俄羅斯聯邦 1.48 1.65 + 原蘇聯[注 2] 1.33 1.36 4 拉丁美洲 3.55 4.62 5 北美洲[注 3] 3.59 4.44 6 中東 1.32 1.99 澳大利亞 0.17 0.22 歐盟27個成員國 4.73 4.99 美國+加拿大 2.78 3.38 原蘇聯[注 2] 2.89 3.54 目錄 1 綜合概況 1.1 各大洲人口 1.2 各大洲人口表 2 人口歷史 2.1 人口 2.2 人口里程碑 2.3 人口數量 2.4 人口密度 3 未來人口 3.1 人口爆炸 4 參見 5 注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綜合概況 到2020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已經超過79億。由於北半球陸地較多,世界90%的人口都生活在北半球。全球人口男女性別比大約為1.01:1,即每1.01個男性對1個女性,男性人數略多於女性 。 全世界大約有26.3%的人口在15歲以下,65.9%的人口介於15歲至64歲之間,7.9%的人口處於65歲以上。[11]全球人類平均預期壽命為67.07歲。其中女性69歲,男性65歲。[11]全球人口識字率為83%。[注 4][11]2012年6月,英國科學家計算出全球人口總體重為2.87億噸。另一項統計則顯示全世界平均每人重62公斤(137英磅)。[12] 2011年世界生產總值為69兆1100億美元。人均9,900美元。[13]全世界大約有12.9億人處於「極端貧窮」的狀態,即每天生活費低於1.25美元。[14]大約9.25億人營養不良。[15]2011年12月時,全世界大約有22.6億網際網路用戶,約占世界總人口的32.7%。[16] 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有世界19%的人口。其次是孟加拉族,約占世界人口的4.8%。[17]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中文漢語,全世界有12.44%的人口在使用;其次是西班牙語(4.85%),隨後是英語(4.83%)、阿拉伯語(3.25%)和印地語(2.68%)。[11]世界上最多人口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約占有31.35%的人口;其次是伊斯蘭教,占有24.43%;第三是印度教,約占有13.78%。[11] 在2005年,全世界有16%的人沒有宗教信仰。[18] 各大洲人口 長期以來,亞洲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目前有大約42億人居住在亞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過60%。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與印度,擁有全球37%的人口。非洲是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大洲,約有十億人,占全世界人口15%;歐洲有7.33億人,占世界人口11%;拉丁美洲約有6億人,占世界人口9%;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主的北美洲有3.52億人,占全世界5%人口;大洋洲人口最少,只有約3,500萬人,占全世界人口0.5%。[19]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沒有任何常住人口,僅有極少數在當地進行科學考察的科研與探險人員在南極科學考察站短期居住。[20] 各大洲人口表 大洲名稱 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 人口(2011年) 人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最多的城市 亞洲 99.5 4,140,336,501 中國(1,398,396,520) 日本 東京(35,676,000) 非洲 32.7 994,527,534 奈及利亞(152,217,341) 埃及 開羅(19,439,541) 歐洲 70 738,523,843 俄羅斯(145,486,864)[注 5] 俄羅斯 莫斯科(14,837,510) 南美洲 22.9 528,720,588 巴西(213,819,640) 巴西 聖保羅(11,603,114) 北美洲 21.4 385,742,554 美國(313,485,438) 美國 紐約(8,250,567) 大洋洲 4.25 36,102,071 澳大利亞(22,612,355) 澳大利亞 雪梨(4,575,532) 南極洲 0.0003(常變)[注 6] 4,490 (常變)[21] N/A[注 7] 美國 麥克默多站(955)[22] 人口歷史 人口 根據現代分析,人類在大約公元前七萬年遭遇了種群瓶頸。起因可能是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多峇湖大型火山爆發造成的巨災所影響。從那時起,世界總人口長期停滯在一百萬左右,大家都通過狩獵採集為生,而這種生存方法使得人口沒有條件快速增長。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一萬一千年,人們開始發展農業為止。在此之前,世界人口從未超過1,500萬人。[23] 當人們開始大規模發展農業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公元前8000年全世界有人口五百萬人;公元1年全世界有大約兩億人;[24]而到公元4世紀,光羅馬帝國就居住有大約五千萬人以上。[25] 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長又因為瘟疫、戰爭等影響而有所波動。以歐洲為例,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得八世紀歐洲的人口比公元541年減少了大約一半。[26]隨後歐洲的人口又有所增長,到1340年,歐洲大約有七千萬人。[27]14世紀主要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又使得世界人口從1340年的大約4.5億,減少到1400年大約3.5至3.75億。[28]歐洲隨後花了約200年的時間來恢復到1340年時的人口水平。[29]而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人口也經歷了巨幅波動。根據估計,1393年中國大約有6,500萬人,比1200年的1.23億減少了約一半。主要是宋朝至元朝長期發生戰爭的原因。[30][31]1368年明朝建立時中國的人口大約是6,000萬人。到1644年明朝滅亡時,人口增長到約1.5億。[32] 英國的人口在1650年達到560萬人。比1500年的260萬有所增加。[33]十六世紀歐洲掀起的殖民潮也為世界人口增長做出了貢獻,因為殖民者往往會將殖民地較為先進的農作物(例如玉米、紅薯)帶到其它地區推廣以增加糧食產量。[34][35][36][37] 1500年的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人口約有五千萬至一億人。[38]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北美洲約有兩百萬至一千八百萬人。[39]然而,歐洲人卻把一些當地土著從未遇到過的傳染病也帶到了北美,由於當地人還沒有建立起這些疾病的免疫力,估計當時的北美原住民有90%是因為感染上傳染病而死。[40][41][42] 地圖顯示了2006年全世界所有超過一百萬人口的居民點。1800年,僅有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00年增加到47%;2010年增加到50.5%。[43]2050年,這個數字會進一步升到70%。[45] 隨著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的展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嬰兒存活率大幅上升,人均壽命也有所延長。[46]以英國為例,1730-1749年,英國有74.5%的兒童在五歲前即夭折,在1810-1829年,這一數字降為31.8%。[47][48]1700年起歐洲人口開始劇烈上升,到1900年已經達到4億,比1700年的一億人翻了四倍。[49]而1900年時的歐洲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約36%。[50] 在19世紀,強制種痘已經在西方國家展開,而醫療衛生設備也在這些地方普及開來,西方國家人口增長速度也不斷上升。英國的人口更是每五十年便翻一番。[51][52]1801年,英國有830萬人;在1901年,人口增加到3,050萬人;而在2006年,則有超過六千萬人。[53][54]美國的人口也從1800年的530萬增長到1920年的1.06億。在2010年,美國已經有超過3.07億人。[55] 二十世紀初和中葉的蘇聯人口經歷了較大起伏。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截止到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喪失了約九千萬人。[56][57]隨後蘇聯的人口平穩增長,但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人口又陷入停滯。2012年俄羅斯有1.43億,比1991年的1.48億有所減少,如果人口發展形勢不變,到了2050年,更會降到1.07億。[58]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世界進入相對和平的時期,科技、醫療水平持續改善,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十分迅速。這些國家主要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中國為例,1850年的清朝約有4.3億人,1953年中共建立政權初期有5.8億人。儘管戰爭不斷,一百多年間人口還是增長了1.5億。[59]從五十年代起,中國的人口也迅猛增長,1982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超過十億;現今,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龐大的人口數迫使中國政府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以減緩人口增長。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在1750年約有1.25億人,1941年達到3.89億;[60]而當前印度已經有超過13億人口。[61]印尼爪哇地區的人口從1815年的五百萬人升到當前的1.3億人。[62]墨西哥的人口從1900年的1,300萬增長到2009年的1.12億。[63]非洲的肯亞人口也從1920年的290萬增長到當前超過3,700萬。 [64]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教育水平提高,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人口增長放緩的跡象。這主要體現在出生率開始下降,並由之而來的老齡化趨勢與死亡率上升。在一些已開發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人口已經開始逐漸減少。[65] 人口里程碑 現在估計世界在1804年左右突破9億人。隨後用了大約123年於1927年突破18億;緊接著在1960年突破了30億大關,這期間僅用了33年,而且中間還發生重大戰爭;1974年,世界人口花了14年突破40億;1987年花了13年突破50億;1999年花了12年突破60億;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70億;而美國人口調查局則顯示全世界在2012年突破70億人,距離1999年里程碑花了約13年。[66][67][68] 此圖顯示全世界從公元前一萬年到公元2010年的人口數,可以看出十八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極快。 全世界每增加10億人所需的時間 全世界每增加人口一倍所需的時間 世界人口增長率(1950年-2000年),以及未來預計。 下表顯示各大洲歷史上的人口分布狀況。長期以來亞洲一直是擁有最多人口的大洲,但近年來非洲人口增長也十分迅速,並已經超過歐洲。歐洲的人口增長在近年已經十分緩慢,甚至趨於零。 不同時期世界人口估計(萬人) 年份 世界 非洲 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前70000 < 100 前10000 100 前9000 300 前8000 500 [69] 前7000 700 前6000 1,000 前5000 1,500 前4000 2,000 前3000 2,500 前2000 3,500 前1000 5,000 [69] 前500 10,000 [69] 1 20,000 1000 31,000 1750 79,100 10,600 50,200 16,300 1,600 200 200 1800 97,800 10,700 63,500 20,300 2,400 700 200 1850 126,200 11,100 80,900 27,600 3,800 2,600 200 1900 165,000 13,300 94,700 40,800 7,400 8,200 600 1950 251,863 22,121 139,849 54,740 16,710 17,162 1,281 1955 275,582 24,675 154,195 57,518 19,080 18,688 1,426 1960 298,166 27,740 167,434 60,140 20,930 20,415 1,589 1965 333,487 31,374 189,942 63,403 25,045 21,957 1,766 1970 369,249 35,728 214,312 65,586 28,486 23,194 1,944 1975 406,811 40,816 239,751 67,554 32,191 24,343 2,156 1980 443,468 46,962 263,234 69,243 36,140 25,607 2,283 1985 483,098 54,181 288,755 70,601 40,147 26,946 2,467 1990 526,359 62,244 316,781 72,158 44,153 28,355 2,668 1995 567,438 70,746 343,005 72,741 48,110 29,944 2,892 2000 607,058 79,567 367,974 72,799 52,023 31,592 3,104 2005 645,363 88,796 391,751 72,472 55,828 33,216 3,299 2010 683,059 101,296 411,963 72,708 59,095 34,412 3,510 [70] 年份 世界 非洲 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人口分布比率(%) 年份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1999 2008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非洲 13.4 10.9 8.8 8.1 8.8 12.8 14.5 亞洲 63.5 64.9 64.1 57.4 55.6 60.8 60.4 歐洲 20.6 20.8 21.9 24.7 21.7 12.2 10.9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 * 2.0 2.5 3.0 4.5 6.6 8.5 8.6 北美洲* 0.3 0.7 2.1 5.0 6.8 5.1 5.0 大洋洲 0.3 0.2 0.2 0.4 0.5 0.5 0.5 *。北美洲包括北美洲北部的國家和地區:加拿大、美國、格陵蘭、百慕達及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拉丁美洲包括中美洲的國家(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等)及南美洲的國家。 人口數量 主條目:國家人口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當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緊追其後的是印度,這兩國都超過13億人口;[71]而後的是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俄羅斯和墨西哥。 2014年世界國家人口地圖。 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 排名 國家 人口 數據日期 占全球人口百分比 來源 1 中國[注 8] 1,383,290,000 2017年5月21日 17.83% [72] 2 印度 1,316,170,000 2017年5月21日 16.97% [73] 3 美國 325,002,000 2017年5月21日 4.19% [74] 4 印尼 261,600,000 2016年10月31日 3.37% [75] 5 巴西 207,523,000 2017年5月21日 2.68% [76] 6 巴基斯坦 196,504,000 2017年5月21日 2.53% [77] 7 奈及利亞 188,500,000 2016年10月31日 2.43% [78] 8 孟加拉 162,481,000 2017年5月21日 2.09% [79] 9 俄羅斯 146,400,000 2016年10月31日 1.89% [80] 10 墨西哥 129,100,000 2016年10月31日 1.66% [81] 截至2016年3月,約43億人居住在這10個國家,占全球人口的58%左右。約有37億人,居住在六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人口的一半。[82] 人口密度 主條目:國家人口密度列表 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口稠密程度分布並不均勻。以東亞、東北亞及南亞為首的亞洲季風區、歐洲平原、北美洲東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有較多的河谷低地,容易生產糧食,氣候也適宜人類居住。而在兩極地區、沙漠、高山、高原、熱帶雨林等地方,因為寒冷、乾旱、地勢險峻、潮濕等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因素存在,人口十分稀疏。[83] 在亞洲,東北亞太平洋沿岸、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東南亞和南亞印度地區占有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然而卻由於國家數量少而在聯合國僅擁有10%的投票權;歐洲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歐平原及義大利北部;北美洲人口大多集中在美國東部、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等地;拉丁美洲人口集中在墨西哥高原、巴西東南沿海平原以及阿根廷東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區;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尼羅河下游平原和幾內亞灣沿岸。大洋洲人口則聚集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平原上。這些地區所擁有的共同點是氣候適宜、交通便利、資源豐富。[83] 在國家方面,一些面積較小的已開發國家人口的密度相當高,例如歐洲的一些諸如荷蘭等小國家。相反的是,一些大面積國家,例如加拿大和俄羅斯,則由於領土廣闊,平均人口密度十分低下。然而,即使是同一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在某些特別發達的城市和經濟圈,人口也十分稠密。而沙漠、極地和高山地區人口則十分稀少。以中國為例,絕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東部地區黑河-騰衝線以東,而西部的青藏高原則地廣人稀。擁有700多萬人口的香港在2011年的人口密度就達到了每平方公里6,544人,遠超中國平均水平。[84]俄羅斯雖然平均人口密度較低,但歐洲俄羅斯的一些地區人口密度則相當高,而在遠東的一些地區則幾乎無人居住。總的來說,人口的密度很大程度取決於生活環境、氣候狀況和資源是否豐富,因此世界上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海岸線、河流附近的平原或盆地上。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總是比較高。[85] 1994年的世界人口密度圖,2000年製作。 10個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只統計人口超過500萬的) 排名 國家與地區 人口 面積(km2)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人口) 1 新加坡 5,535,000 710 7796 2 孟加拉 162,480,000 143,998 1128 3 中華民國 23,590,744 36193 652 4 黎巴嫩 5,988,000 10,452 573 5 大韓民國 50,801,405 99,538 510 6 盧安達 11,553,188 26,338 439 7 蒲隆地 11,552,561 27,816 415 8 荷蘭 17,120,000 41,526 412 9 海地 11,078,033 27,065 409 10 印度 1,316,170,000 3,287,240 400 總人口(超過2000萬人)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250人)中排名前10的國家: 排名 國家與地區 人口 面積(km2)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人口) 1 印度 1,344,270,000 3,287,240 409 2 巴基斯坦 203,890,000 803,940 254 3 孟加拉 166,160,000 143,998 1154 4 日本 126,420,000 377,873 335 5 菲律賓 107,300,000 300,000 358 6 越南 94,660,000 331,689 285 7 英國 66,040,229 243,610 271 8 韓國 51,635,256 99,538 519 9 中華民國 23,577,488 36,193 651 10 斯里蘭卡 21,670,000 65,610 330 未來人口 各國總和生育率圖。越偏紅、紫色的國家,總和生育率就越高,人口增長速度通常也就越快。 總的趨勢看來,世界人口的增長在逐漸放緩。但由於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存在(例如出生率變化、潛在的戰爭等),未來世界究竟會有多少人變得較難預測。不同的統計方法總是會獲得截然不同的結果。以2050年的人口預測為例,當前不同預測機構得出的結論是介於75億至105億之間,聯合國在2009年曾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1.5億;然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被上調到了96億[86] ;並在2017年被進一步上調到了98億[87] 。 而美國人口調查局估測2050年世界將有大約92.5億人。[65][88][89]然而這些預測都僅能作為參考,因為人口預測有太多不確定性。有些國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比預計的快。以中國為例,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間的人口增長率低於預期,因此導致聯合國對中國的未來人口峰值預測不斷下調,從最初的超過15億人下調到不到14億。[90] 而從各洲的狀況來看,非洲在未來數十年人口將會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並成為世界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91]除了歐洲之外的其它各洲的人口也將顯著增長,同時多數開發中國家也將經歷大規模城市化,大量人口將往大城市聚集。[92] 人口爆炸 主條目:人口過多和人口控制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促使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加上醫學科技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世界人口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科學家稱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為「人口爆炸」。這一現象在1970年代的中國、當今的印度和一些非洲國家非常明顯。人口過快增長使得人類對各類資源的需求加大,對整個生態環境而言都是一種負擔,更可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問題。因此現今許多國家都在試圖控制人口的增長,降低生育率。雖然總的來看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在自然地逐年下降,一部分國家仍然通過政府強制執行等方式干預人口增長。但這一舉措可能更帶來年輕人口數銳減,加劇對人口老齡化的擔憂。而部分已開發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則面臨人口過少的問題,這些國家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非常大,已經制約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93] ---------- 20200601 某日, 國文老師說, 以後上網發言不要隨便自稱"筆者", 現在很少人再用筆寫字, 所以文章自稱時, 不應該再用"筆者". 如果是用鍵盤的, 要改稱"鍵人". 常用滑鼠的, 叫做"鼠輩". 如果是觸控式智慧型手機的, 可以叫做"觸生". 習慣已讀不回的, 通稱為"無言". ---------- 20200601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gqg3jlm.html 地球上幾次著名的滅絕事件,侏羅紀時代的滅絕連前3名都進不去 2017-07-21 由 動物百科知識 發表于科學 一,寒武紀大滅絕 生命自從誕生起的億萬年里變化都不大,但在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它們突然變得多樣化,演變成無數新的形式。這個時期甲殼動物和三葉蟲成為主導世界的物種。貝類和巨型水生節肢動物,也獲得了大的發展,遍布于海洋。這些生物長有堅硬的外骨骼,因此留下了一大堆化石,讓我們今天還能看到那個時代生物的樣子。 4.88億年前,超過40%的物種突然滅絕了,據科學家估計這是因為一個冰河時代突然來臨,溫度的極端變化很容易導致大量生命的滅絕。這個滅絕事件標誌著寒武紀的結束。 二,奧陶紀大滅絕 4.8億年前,奧陶紀開始了,生物再次開始蓬勃發展。原始章魚,三葉蟲,珊瑚,海星,鰻魚和原始魚類充滿了海洋,植物開始走向海岸。在這一時期生物的種類出現了第一次大爆發。一直到3億年後的白堊紀,生物種類才超過這一時期。 在4.43億年前,太空中的γ射線破壞了臭氧層,陽光未經過濾就直接射向地球表面,紫外線的輻射破壞了大部分的植物和動物。超過60%的生命在這次事件中滅絕。 三,志留紀大滅絕 4.4億年前志留紀開始了。生命從最後的大規模滅絕中逐步恢復了過來,這個時期的特徵是真鯊魚和骨魚的發展,其中大部幾乎和現代的沒什麼區別。苔蘚和小植物終於開始沿著海岸線在陸地生長,一些節肢動物演化成蜘蛛和千足蟲,適應了乾燥空氣,與陸地植物一起生活。巨大的海蠍種群開始越來越豐富,三葉蟲繼續占主導地位。 可是好景不長,4.2億年前氣候突然變化,導致了大約30%的物種滅絕。滅絕的直接原因是大氣中的氣體成分發生變化,許多生物無法在這樣的大氣層內生活。 四,泥盆世滅絕 到了4億年前,泥盆紀開始了。在這一時期某些魚類的鰭變成了堅固翅片,這讓它們有能力爬上乾旱的土地,最終發展成為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 在海洋中,魚類繼續發展,並開始擠壓三葉蟲的生存空間,這個統治海洋上億年的物種開始走向沒落。 陸地上植物走向多樣化,並且在改變著土壤的結構。它們不斷給陸地上的動物提供能量,給腳下的土地提供養分。 3.74億年前,大氣的氣體又一次出現了變化。由於火山的頻繁活動和隕石的襲擊,大氣中充滿了有毒氣體,這一次75%的生命死亡了。 五,石炭紀雨林崩潰 不得不說地球母親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到了3億6千萬年前,石炭紀開始了。在上次滅絕倖存下來的動物在進化上又前進了一步。昆蟲長出了翅膀,以蜻蜓為首的有翅昆蟲開始統治著廣闊的天空。鯊魚進入黃金時代,在上一次滅絕中倖存下來的少數三葉蟲越來越少見。爬行動物開始向內陸地區挺進。 巨大的樹木出現了,大片雨林覆蓋了大部分陸地,整個地球變得鬱鬱蔥蔥,溫度變得異常溫暖潮濕,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增加到了35%,而今天大氣的含氧量只有21%。 含氧量的增加讓昆蟲變得異常巨大,蜈蚣可以長到3米長,蜻蜓有鷹那麼大。它們以爬行動物和其他昆蟲為食,是陸地上的霸主。 3.05億年前,冰河時代又來了。這導致二氧化碳含量跌入地球有史以來最低水平。大片的熱帶雨林死亡,近10%的物種都消失了。這一時期的樹木經過腐爛,濃縮,成了我們現在大量使用的煤炭,所以這個時期被稱為石炭紀。 六,三疊紀滅絕 石炭紀滅絕給爬行動物發展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在此之前它們一直被昆蟲壓制,氣溫的降低使昆蟲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為了適應環境開始向小型化發展。爬行動物受到的影響不大,在昆蟲恢復元氣之前,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並開始向多樣化發展,比如哺乳動物的祖先開始出現。 2.52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又迎來了一次大的災難,火山頻繁活動徹底改變了空氣的組成。這一次99%的物種沒有挺過最後時刻。 七,侏羅紀滅絕 自然就是這麼神奇,能挺過三疊紀滅絕的物種已經證明了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只要環境改善,這1%的物種必將迅速占領地球,到了2億年前,侏羅紀時代到來了。爬行動物再次成為地球的主導,海洋里遍布著巨大的爬行動物,天空飛翔著翼龍,恐龍出現了。 不過這一時期的恐龍並不占主導地位,種類較少,體積也不大,最大的也不過只有現代馬的大小。 一直到侏羅紀中期,恐龍才開始統治這片土地。 針葉樹,蘇鐵,銀杏和蕨類植物組成的茂密森林裡,較小的恐龍開始長出羽毛。 這一時期滅絕的主要是海洋生物,大約20%的海洋生物不知道在什麼原因下滅絕了。 八,白堊紀滅絕 侏羅紀結束之後,恐龍在隨後的白堊紀時期繼續增長和演變。其實,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里看到的很多恐龍都生活在白堊紀。更重要的是,只有在白堊紀期間,生物的物種才從早期的奧陶紀滅絕中恢復過來,並且數量、種類都超過了3億年前奧陶紀時期。更重要的是嚙齒類動物出現了,這是第一種真正的哺乳動物。不過這種小型哺乳動物在這一時期根本沒有存在感,只能在恐龍的陰影下苟延殘喘。 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隕石砸向地球,從而導致了75%生命的滅亡。在這個滅絕事件中倖存的哺乳動物,將替代恐龍成為主導陸地的動物。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則將進化成鳥類,統治天空。